周星驰,长江七号:有很多事情,等我们长大后才会明白!
haoteby 2025-09-27 23:17 23 浏览
《长江七号》最感人的一段对话,我好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周星驰在工地干活,有一次,推着装满石头的小车上坡,推上去又滑下来,满头大汗,刚好被他的老板看到了,就对他说:“你就回去歇着吧,这里不用你了。”
周星驰连忙说:“老板,因为这几天很热,我儿子他都睡不好,我要钱给他买个风扇,可不可以让我干下去。”
老板:“你有钱不如先还给我,还想买风扇,你老婆的医药费,殓葬费,都是我垫的,看你那副德性,一辈子都还不完了,还要自己不吃饭,拱儿子读贵族学校,我儿子也只是读普通学校,有什么分别吗?”
周星驰:“也不是,不过是想让他读好一点,不想他将来跟我一样嘛。”
老板:“那你也要有能力才行嘛。”
周星驰:“我觉得她能力很强。”
老板:“我说的是你,你只是个散工,凭什么?你怎么顶啊?”
周星驰:“顶得了。”
老板:“你顶不了。”
周星驰:“顶得了。”
老板提高了声音:“你顶不了。”
周星驰地下头笑笑说:“顶得了。”
老板犟不过他只好无奈的说:“去B座凿水泥地。”
周星驰:“谢谢老板。”
老板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让他干了,只是不想再看到他这样下去,每天不吃饭,还要干这么重的活,看着让人难受。
“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能说谎,也不能打人;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拿;要好好读书,长大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江七号》
爸爸来到学校给小狄送来了午饭,但是爸爸怕自己给小狄丢人就没有进学校,让小狄的老师捎给他。这样的爸爸多让人心疼,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但是自己又做不到还怕伤害到儿子。爸爸送完饭来到工地上,开始工作起来。这边小狄也开始考试了,小狄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正在努力做试卷。突然坏消息传来,小狄的爸爸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被砸到从高楼掉下去。小狄拿着下午考试及格的试卷来到了医院,但是老师却告诉小狄爸爸的死讯,小狄伤心的哭睡了。晚上小七出来了,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救活了爸爸。第二天爸爸痊愈了,但是两人却发现小七变成了一个布娃娃。小七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出来,自己却没了。小狄每天都想小七,终于影片最后一群小七向小狄跑来...... 我想这时候的小狄一定是最幸福的人。
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最好的,他们可能想把最好的给我们,但是自己却没有那个能力。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要对他们要求最好的,不要和别人比什么,我们要知道现在的生活就已经是最好的。不管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都要耐心的看世界,不仅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也要坚守我们自己的心灵。
看完影片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 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许多同学都生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胡思乱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 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号召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自《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的电影就普遍被认为是真正直触心灵的电影范本。于是,这之后他送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欢笑了,而是喜中见悲,悲喜交集。其实这个转变已经持续了十余年,我们只是习惯把《喜剧之王》当成真正意义上转变的分水岭而已。新世纪,周星驰在每部新的作品中都极力跳脱他只是一个喜剧演员的身份,以及为超越自身的能力而不断挑战。《少林足球》和《功夫》成就了他另外的人生理想,而《长江七号》则是他又一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实现了他儿时记忆的美丽遐想,并拉开了温情电影也同样能叫好叫座的序幕。
影片不断地通过几个事件折射出了现实的残酷,而主人公往往又能够在这些苦痛难堪的经历之中获得更多来自心灵的启发。
“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不打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这段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话,也许就是周星驰小时候所获得的价值观。在充斥着尔虞我诈的今天,周星驰仍然能坚守着如此纯净的人生诺言,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做电影的态度和精神。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所要传达的讯息再也不仅仅只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是呼唤着心灵也需要坚守。
周星驰饰演的父亲周铁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很纯真地看世界。不过他的“脚踏实地”一开始并没有显现在他的儿子身上,以致于他拿着儿子偷偷改了分数的试卷还单纯地说:“我认识他这么久,他不像是这种人啊?”每个父亲都有缺点,周铁也不例外,譬如他以为上贵族学校就是良策,而角色设定他是一个没读过书的民工,所以也就顺理成章,不完美更能体现出亲情的可贵。